小雪,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,小雪過后天氣越來越寒冷,此時養生需要注意這些方面。
小雪節氣養生知識
1、防上火
小雪時節,外面寒冷,屋內燥熱,再加上人們穿得多,很容易出現口干舌燥、口腔潰瘍、皮膚干燥的癥狀,也就是民間所謂的“上火”了。
為了防止“上火”,少吃辛辣食物,多喝水,戒煙戒酒,適當多吃些芹菜、萵筍、生菜、苦菊等苦味食物。
注意:勤通風,預防“暖氣病”。既保持了室內空氣清新,又抑制了細菌的滋生,但晚上睡覺的時候一定要關窗。
2、早睡晚起
小雪時節陽氣潛藏,陰氣上升,人體要注意養陽。
可以適當增加睡眠,早睡晚起,等太陽升起后,再起床洗漱,鍛煉身體。
古人說:早眠晚起,以避霜威。
冬季晚起,一方面可以藏養陽氣,另一方面,這可以避免吸入地面的污染物。
在冬季冷高壓的影響下,空氣無法對流,地面污染物滯留在呼吸帶,過早外出反而不利于身體健康。
3、適量運動
天氣逐漸變冷,人留在室內時間變長,戶外活動變少,身體血液循環減慢,人體抗病免疫力降低,容易患疾病,要積極運動,強健體質,預防疾病。
運動應以溫和的有氧運動為主,運動的方式可選擇運動量相對較小的廣播體操、太極拳、八段錦、散步、慢跑等,注意避免在大風、大寒、大雪、霧露中鍛煉,容易受涼。
注意:時值初冬,寒氣漸盛,為避免機體過度消耗陽氣、充實四肢來抵御寒邪,養生應格外注重防寒保暖。
4、防抑郁
冬季日照時間短、天氣寒冷,再加上草木凋零,很容易讓人產生悲觀抑郁的心情。因此建議小雪養生應順時調神,斂陰護陽,主要著眼于“藏”字,使精神安靜、淡定自若,做到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?!?大家不妨經常參加一些戶外活動以增強體質,同時也能飽覽自然美景,使心胸開闊、心情愉悅,以疏泄不良情緒。
5、多喝水
中醫認為冬季屬腎,腎主藏精,為生命之源。小雪后天氣逐漸寒冷,寒為陰邪,容易損傷腎陽,故此時補腎最合時宜,可適當多食溫補益腎的食物,如羊肉、牛、腰果、栗子、芡實、山藥等。此時節,少吃辛辣食物,防內火,多喝水,戒煙戒酒,規律生活。
上一篇:立冬將至,這份立冬養生攻略請收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