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諺有云:“吃了寒露飯,單衣漢少見”,寒露時節正是冷熱交替的季節,此時要注意保暖,注重個人養生,調理好生理平衡。
寒露養生指南
足底保暖,適時添衣
常言道:“寒露腳不露?!边M入寒露后,就不能再“秋凍”了,夜晚溫度會降得更低。因此,要特別注意保暖,不要赤膊,以防涼氣侵入體內。最重要的是注意腳部保暖。除了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襪外,還要養成睡前用熱水泡腳的習慣,促進足部血管擴張,血流加快改善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,減少下肢酸痛發生,緩解疲勞。
減辛增酸養陰防燥
寒露時節的飲食應以“滋潤生津,減辛增酸”為原則。推薦多吃些能滋陰潤燥生津的食物,如梨、藕、銀耳、百合、蘿卜、蜂蜜等,可以滋養肺臟,防止燥邪傷肺。
結合中醫學五味入五臟的觀點,辛味入肺,酸味入肝。在秋天要少吃辛辣刺激、煎炸熏烤類的食物,如辣椒、花椒、桂皮、生姜、蔥和酒等,宜少吃或不吃,通過減辛,一能防止肺氣太盛,二能防止辛燥傷肺,耗傷陰液。
增酸是指秋天可以適當增加食酸,如吃些醋或酸味的應季水果:葡萄、梅子、石榴、番茄等,一方面酸性食物可以刺激唾液分泌增加津液,另一方面酸性收斂,通過增酸可以防止肺氣過旺影響到肝的功能。
適度運動
在秋季的時候,運動不單單是可以為我們的身體調養肺氣,提高肺臟器官的功能以及身體的抵御能力。
秋季是運動鍛煉的大好時機,可根據個人情況選擇不同的運動項目進行鍛煉,長期堅持可增強心肺功能。散步、爬山都是很好的選擇。
但開始時強度不宜太大,應逐漸增加運動量,如果過度運動,會增加人體的疲憊感,反而不利于身體恢復。
秋天氣候適宜,空氣質量較佳,不妨多接近自然、多運動,吸收天地精華。伸展具有“運化作用”,能收斂心神,從呼吸帶動的循環系統、腸胃消化到內分泌系統,一路順暢,氣血循環自然活絡。
注意補充水分
每到氣候變冷,患腦血栓的病人就會增加,有心腦血管疾病病史的圈友尤其要注意清晨和晚間適量飲水。
清晨飲水可沖淡胃腸道,水分入血液后,隨活動以汗液和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;睡前半小時適量飲水能稀釋血液預防血栓。
多喝水不是一股腦兒地猛灌白開水,白天喝點鹽水,晚上喝點蜂蜜水,既能減少白天的水分流失,又能適時補充人體水分和抗衰老,可以說是秋季養生的飲“水”良方。
減少晨練
需要留意的是,寒露時節,除了降溫,又逢大霧天氣,老話說:“秋冬霧,殺人刀”。此時不加以保護,不僅會誘發咳嗽等一些呼吸道疾病,還非常容易落下病根,導致來年復發。霧氣持續不散,會加重老年人循環系統的負擔。
過了寒露,秋冬早晨霧氣寒冷濃重,過量吸入會對肺造成很大的損傷。有晨練習慣的老人最好等9點之后,霧氣散去再鍛煉。
按時午休
很多人在秋季都會取消午休,這一做法是非常不建議。
尤其是對那些工作量較大、經常處于過度疲勞狀態的朋友來說,如果長時間不午睡的話,很可能會導致用腦過度,引發嚴重的不良情緒,這是非常不利于身體保養和延年益壽。
即使是在入秋以后,也建議大家繼續堅持良好的午睡習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