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醫常識中,許多中草藥在生活中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幫助。我們將在本站為大家介紹紅藤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,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。
紅藤,別名:大血藤,拉丁學名:Sargentodoxa cuneata.為木通科、大血藤屬落葉、木質藤本植物;莖紅褐色;復葉三出,互生;花單性異株,輻射對稱,花瓣6,極小,花萼6,花瓣狀;果實為聚合果,由多個肉質小漿果組成。生長在海拔700-1600米的林緣溝邊或灌木叢中。根莖可藥用,有通經活絡、散瘀止痛、理氣行血、殺蟲等功效,主治風濕痛、天氣變化導致的關節酸脹、跌打損傷、痛經、閉經、蛔蟲。也可作獸醫用藥,對牛馬誤食螞蝗所致疾病有療效。根可作染料。莖皮含纖維,可制繩索。枝條可為藤條代用品,供編制藤椅或其它藤器。常見于山坡灌叢、疏林和林緣等。分布于中國中東部,中南半島北部。
紅藤的功效:
味苦,性平。歸大腸、肝經。具解毒消癰,活血止痛,祛風除濕,殺蟲功效。主治腸癰,痢疾,乳痛,痛經,經閉,跌打損傷,風濕痹痛,蟲積腹痛。
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:對離體蟾蜍心臟的作用按八木氏離體心臟裝置,以20ml任氏液灌流,將0.1g大血藤加入灌流液中(0.5%),發現對離體心臟呈輕度抑制,表現心縮力減弱,心率減慢(P<0.05),心輸出量減少(P<0.01)。
紅藤的作用:
1、紅藤治腸癰,生于小肚角,微腫而小腹隱痛不止者是,若毒氣不散,漸大,內攻而潰,則成大患:紅藤一兩許,以好酒二碗,煎一碗,午前一服,醉,臥之。午后用紫花地丁一兩許,亦如前煎服,服后痛必漸止為效。然后以當歸五錢,蟬退、僵蠶各二錢,天龍、大黃各一錢,石礍蚆五錢(此草藥),老蜘蛛二個(捉放新瓦上,以酒鐘蓋定,外用火煅干存性),共為末,每空心用酒調送一錢許,日逐漸服自消。
2、紅藤治血虛經閉:紅藤五錢,益母草三錢,葉下紅四錢,香附二錢。水煎,配紅砂糖適量調服。
3、紅藤治急、慢性闌尾炎,闌尾膿腫:紅藤二兩,紫花地丁一兩。水煎服。
【副作用】
(一)文獻記載
《四川中藥志》:無毒。
(二)臨床觀察
無毒,在常規劑量內水煎服沒有不適反應。長期服用也沒有明顯副作用。 ?紅藤劑量大會有胃不適反應。紅藤較苦,要注意保護胃腸功能。
【用法用量】
內服:煎湯,3—5錢;研末或浸酒。外用:搗敷。
【注意】
《閩東本草》:"孕婦不宜多服。"